人民日报8月时评集锦,跟着时评学写作一、网络神曲,越来越不“上头”了?杨翘楚 2021-08-27
刷过短视频后,你的耳边是否总会环绕着一段旋律?它是“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还是“八月正午的阳光,都没你耀眼”?
寒来暑往,“洗脑”热歌好似走马灯一样新的来、旧的去。神曲虽“洗脑”,但掰掰手指头,你可能很难数出10首。如果一定要说国民知晓度极高的,《老鼠爱大米》《时间都去哪了》《小苹果》《学猫叫》等,恐怕都会榜上有名。某种意义上,跨越近20年的这四首歌,也映照着网络神曲发展的不同阶段。
本世纪初走红的《老鼠爱大米》,让刚刚走出拨号上网时代的人们,学会了“网络音乐”这个词。2011年作为电视剧主题曲发行的《时间都去哪了》,以深挚的感情、悠扬的旋律,不仅登上各大榜单,更成为网络热词、文化符号。2014年的《小苹果》甫一出世,迅速成为广场舞热门,除了在线上单曲循环,更伴随着无数高音喇叭,占领了大江南北的广场中央。
2018年的“一起学猫叫”,则被视作短视频原生音乐的开山之作,自此音乐创作与发行有了全新的土壤与平台,也为创作者和公司解锁了更多盈利方式。打造一首“神曲”,其实有章可循。
学术上有个专业名词叫“耳虫效应”,指的是大脑皮层有专门负责管理声音记忆的区域,一旦有合适音调、频率触发,人便会在脑中循环播放一段旋律。从音乐创作上看,神曲多数节奏鲜明、结构简单,不断重复特定的曲调和歌词,让人过耳不忘、“持续上头”。在短视频时代,越来越多的神曲在创作时还会搭配特定的舞蹈动作和场景画面,将单纯的听觉享受丰富为视觉与全身的体验。
“套路”越来越清晰,“上头”的神作却越来越稀缺。这不仅是普通听众的感知,更是专业创作者的共识。短视频之外,越来越丰富的娱乐方式分散着用户的注意力;短视频赛道里,越来越多的玩家竞相涌入这一领域,神曲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说唱、慢歌、DJ等不同风格的神曲百花争艳,没有固定的轨迹可供模仿。有从业者感慨,现在一首歌“3天之内不火,基本上就没有希望了”。事实上,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80年前便对音乐工业有过清晰的判断:流行音乐的生产机制,让它在架构上趋于同质化,看似“即兴”的背后,未见得是那么纯粹的个性化创作。作为“快餐消费”的音乐创作,或许本质如此。理论家的分析稍显悲观,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价值上讲,音乐都不只是商品,更应是“我手写我口”的真诚表达。商周之时,“礼主分、乐主和”的音乐,与“礼”一起维持社会秩序、赓续文化血脉。伴随着音乐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每个时代都不断生产、留存下脍炙人口、传唱四方的经典旋律。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音乐的技法未必繁复、配器未必新奇,却总能深深扎根社会生活,记录下真挚的情感、烛照着时代的精神。也难怪乎一些创作者感叹:用10秒短视频框住音乐人,只思考如何成为“爆款”,哪怕花很多费用进行推广,基本上不可能成功。
从《茉莉花》到《“命运”交响曲》,总有一曲经典能够跨越文化的鸿沟;从《黄河大合唱》到《希望的田野》,总有一首歌曲能够唱响共同的心声;从《骄傲的少年》到《灯火里的中国》,总有一段旋律能够激发深深的共鸣。
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短视频带来了传播平台、生产机制的变化,但这并不会影响音乐创作的本质。作为人类最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无论在哪个时代,总会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佳作在“上头”之后给人更多思考与感动,而这些被时间汰洗后历久弥新的作品,终将成为当之无愧的“神作”。
READING二、偷税被罚,超话被关……重拳治理,明星演艺之路该向何方?梁言品 2021-08-27
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严管明星经纪公司,规范粉丝群体账号,严禁呈现互撕信息,不得诱导粉丝消费……日前,中央网信办发出通知,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切实突破重难点问题,重拳出击解决“饭圈”乱象问题。十条举措,条条切中要害,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及演艺氛围,找准了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段时间以来,演艺界出现违法违规、失德失范的现象,备受诟病。抱团排外、网络暴力、造谣攻击、制造话题、非理性应援、无底线刷评、非法集资、偷税逃税……
这些与明星艺人及其粉丝群体相关的现象,有的挑动了舆论对立,有的干扰了公共秩序,有的严重误导青少年,有的伤及民族感情,有的宣扬扭曲价值观,低俗、庸俗、媚俗之风盛行,偏离了理性健康轨道。加强引导,净化风气,回归正轨,是为演艺事业提供健康空间的必由之路。
演艺界出现的乱象,原因多元复杂。这里面有演员个人自律问题,有传播平台管理问题,有资本介入问题,有流量导向问题,不一而足。在某种程度上,片面追求热度,唯经济效益是图,使得一些明星艺人迷失自我。这也是此次出台十条措施,从排行、打榜、群组等方面,给明星、“饭圈”的躁热降降温的重要原因。
演艺事业的高度,不取决于某个明星的流量度和知名度,而是取决于包括艺人、平台、公司、粉丝等主体在内的共同体,倘若畸形发展,断送的必定是艺人自身的职业生涯,损害的必定是文艺工作的形象和声誉。树正气,才能强底气。从艺先做人,立身先立心。李雪健老师曾说,在出演讲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故事的电影《横空出世》时,为自己太胖而感到遗憾,因为那个年代条件艰苦,人物形象应该是瘦的。对他来说,这件事在心里头“有这么一个结”。这是一位表演艺术家的自省,更值得后辈明星艺人们深思,只有内在追求完美才能努力做到完美,只有用心塑造作品才能尽力创造精品。要正气不要歪风,要精益求精不要粗制滥造。修身守正、立心铸魂,要求明星艺人把做事、为人、从艺统一起来,提升知识储备、专业能力、道德修养、艺术涵养,既为文艺创作倾注热情,也为引领风尚贡献力量。
通知发出后,相关平台已经响应,表示正在部署取消明星艺人榜单。观察近年来出现的“疯狂打榜”“氪金投票”“谩骂互踩”等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平台在流程设置上费尽心思,设置“花钱买投票”等功能,误导、唆使不少人用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追星。这类带有引诱性、刺激性的方式,就是在滥用平台引导权。
无论制作方还是出品方,相关平台应有正确的价值方向、把关意识、管理责任。任何内容平台都应是责任之地、价值高地,以此次通知为契机,压实责任、压紧关口,细化方案、抓好落实,真正以责任平台融入清朗网络。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日前,在各文艺家协会召开的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上,中国摄协主席李舸说,我们必须坚守社会表率的责任担当,始终保持对人民真挚、彻底、持久、发自内心的热爱。的确,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热爱是文艺工作的源泉动力。
少一些功利心、铜臭味,多一些崇德尚艺、爱国守法,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奉献给时代和人民,才能真正赢得认可、赢得尊重。READING三、这都知道!这都不知道?你是不是被“微歧视”了…于石 2021-08-20
傲慢与偏见,是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遭遇。但是在日常生活,一些言语和举动却会在不经意间给人造成伤害。与明显的歧视不同,这种隐藏在细枝末节、几乎难以察觉的行为被人们称之为“微歧视”。
从无心的笑话,到微妙的眼神,再到暧昧的表情,都有可能传递出欠考虑乃至不尊重的意味。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或许,你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大街上遇到拄拐杖的年轻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向身边的同伴脱口而出:“小伙子真是可惜了”,莫名的感叹令闻者不适;工作中因为表现出色受到领导同事的夸赞,听到的却是“没想到作为女性,你竟然也能做的这么好”,奇怪的腔调让人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饭桌上和一群陌生人聊天寒暄,旁边的人突然大呼:“什么?你竟然是处女座”,停顿的空气里属实充满了尴尬……
没有“针尖对麦芒”的交锋,也不是什么恶语相向的嫌隙,可就是日常的、简单的、司空见惯的只言片语和行为举止,给人以冷漠、轻蔑甚至侮辱的错觉。千万不能小看这些“鞋子里的沙子”。一旦积少成多,不仅会磨破脚掌,更会残害身心。面对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即便脸上挂满微笑也难以掩饰心情的波动;面对双关语式的隐晦表达,有时候不得不说服自己“别想太多”;面对似有似无的疏离隔阂,频频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漩涡……经受一次又一次“微歧视”的折磨,有人选择逆来顺受,有人选择愤怒爆发,有人选择孤僻哑忍,
但无论何种反应,都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像在海水中一样无法呼吸”,吞没了理性认知,也冲垮了心理防线。人际交往是门见仁见智的学问,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对“微歧视”的现象感同深受。有人就把这种情况理解成一种“玻璃心”,归结为一种自怨自艾的受害者心态。比如,明显表露的抵触行为,被当做“开不起玩笑”的表现;过分的恭维或刻薄的玩笑,成了“跟你关系好才这样”的权利……事实上,尽管生活中可能存在大量微不足道的“误会”,也会发生一些过度的应激反应,但这与实打实的歧视和偏见有着本质不同。
当言语或举动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冒犯、造成了一定意义的伤害,该反思的绝不应该是被歧视对象的“敏感与脆弱”,恰恰应该是中伤者“过火而不自知”的固有观念。有人说,“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我们在别人的伤口周围小心翼翼”。
大到种族的特征、地域的归属,小到性别的差异、个人的喜好,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逆鳞”。轻易的挑衅或者无意的触碰,都有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反馈。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微歧视”都能以“开玩笑”收尾。正因如此,在遭到“微小而真实”的冒犯时,可以试着开诚布公,用温和的沟通而不是激烈的指责来表达自己的关切;在遇到“微小而真诚”的要求时,可以选择认真倾听,看看自己是哪里的过失让对方不太舒服。
说到底,从自我观照,到反求诸己,只有掀开“微歧视”的面罩,感知对方内心深处的真正诉求并予以回应,才能让人际的纽带不至于打结、社会的网络不至于淤堵。“这你都知道?”“这你都不知道!”……拒绝“微歧视”,不妨就从改变这样的口头禅开始,“把偏见从门口赶出去”,也要防止“偏见从窗口溜进来”。如此,才能中止隔阂的发酵,阻断误会的蔓延。
READING四、你,经历过“社会性死亡”吗?徐之 2021-08-18
现实中的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不小心把私人聊天消息发到工作群里,等发现时已经过了撤回时间;开会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领导同事齐刷刷投来关注的目光;上网课忘记关闭摄像头,全班同学都看到了睡眼惺忪的自己……
不知从何时起,“我社死了”的尴尬局促,成为不少人难以启齿的共同心声。所谓“社死”,其实是“社会性死亡”的简称。追溯起来,这个词汇最早出自托马斯•林奇的描述,有别于听诊器和脑电波仪测出的“肌体死亡”和以神经末端和分子的活动为基准确定的 “代谢死亡”,他将亲友和邻居所周知的死亡称为“社会性死亡”。
时至今日,网友们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多的是沿用了其中的社会属性,用来描述某一事件对自己社交形象和社会关系的影响,表达自己的尴尬感受和局促境地。其实,抛开各种“添油加醋”的夸张说法,生活中大量的所谓“社死”瞬间都可以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然而对当事人来说,彼时彼刻的那种感受“难与外人道”。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对自己的社会关系作出了“脱轨”的判断。有人曾把人们的社会活动比作剧场上的演出:在前台,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人们会以特定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严格管理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在后台,人们则倾向于不拘礼仪、放松和随意的表现自我,相应的也不愿为人所见。
由此而言,让不少人耿耿于怀的“社死”,其实就是某种程度上自我呈现的颠倒,把后台隐匿的角色机缘巧合下赤裸裸地呈现在台前,打破了有意经营的社交形象。这种从未有过的尴尬,直接催生了人们“逃离现场”、“找个缝钻进去”、“换个星球生活”等等言过其实的念头。
同词义的流变一样,人们对待“社死”的态度,也有一个悄然变化的过程。曾几何时,对于种种尴尬处境,人们往往是不堪回首,不愿再提。而现在,在各大社交平台,都可以看到主动分享自己“社死”经历的网友,甚至带有“求抱抱”“求安慰”等几分戏谑自嘲的意味。
事实上,人们对自我呈现的期待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社交网络提供了看待“社死”的另一种视角。在这种语境下,个体的尴尬被削弱,情节的戏剧性被突出,人们围观的是故事的跌宕起伏,而很少针对个体。隔着屏幕,讲述者依然身处后台,反而能够卸下心理负担,正视一次偶然的“社死”行为。
这种安全而又便捷的交流,为讲述者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宣泄途径,不仅能消解尴尬,还能从网友善意的“哈哈哈”中获得慰藉、得到认同。只不过,“社会性死亡”的衍变延伸固然给了不少人幽默诙谐的体验,但依然存在严肃审慎的一面。从杭州吴女士被偷拍造谣出轨,到某校学姐学弟事件,再到成都感染新冠肺炎女孩事件……当网友善意的围观变成有意引导的道德审判,当网络世界的恶意投射至现实生活,“社死”也随之从自娱自乐的程度,上升到网络暴力乃至舆论暴力的层面。“被社死”的人社会形象崩塌,社交关系被破坏,社会声誉被抹黑。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更有意识理性围观、小心求证,不在伤口上撒盐,也不给有心人递上“言语的刀子”。 由此而言,“社死”是一个敏感的网络词汇,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于己而言,再尴尬的事情,也能一笑了之,坦然处之或许是最好的良药;于更大的范围来说,再有板有眼的传言,也不妨三思,有一说一才是网络时代的基本素养。正确对待“社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READING五、你,有“社交恐惧症”吗?邝西曦 2021-08-17生活中的你,有过这样的场景吗?当着大伙儿的面发个言,明明打了很多遍腹稿,话到嘴边却大脑空白;路上与认识的人迎面相遇,赶紧低头佯装看手机,为要不要打招呼思前想后;参加聚会时故作镇定,一边努力当“隐形人”,一边尴尬而不失礼貌地保持微笑……
在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际交往却在某种程度上令人不知所措。这样的焦虑为何产生?障碍从何而来?
所谓社交恐惧症,医学上称之为社交焦虑障碍。其实,大多数人声称的“社恐”并未达到疾病程度,而是由医学概念转化而来的网络热词,成为一种具有调侃性质的群体性标签。曾有调查显示,超四成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
不论是因为过于敏感而导致的“社恐自闭”,还是为保持界限感而形成的“职场社恐”,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理由“拒绝社交”。只不过,这种回避行为并不会减少精神压力,“社恐式孤独”也很难带来长久的安全感。
帽子、墨镜、耳机、手机……如果用几个词勾勒“社恐”的形象,这些“装备”堪称“标配”。帽子与墨镜让面部表情不易被察觉,耳机是与外部划清界限的“听觉篱笆”。
纵然人潮人海,我自一片清净。值得注意的是,“社恐”并非都是与生俱来,“社恐”也不意味着“与世隔绝”,有研究发现,年轻人更喜欢在网络社交,“线上热闹、线下独处”已成为一种现象。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信息科技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隔阂,“手机很近,你却很远”。有人坐在一起,却只在手机上交流互动;有人用文字交流畅通无阻,面对语音视频却十分恐慌;有人沉溺于网络世界的变幻莫测,逃避着现实世界的日常琐碎……
互联网让社会交往实现了“不以山海为远”,但指尖跳动添加的朋友很难在虚拟世界辨别真假,信息科技下的隔阂由此而生。从这个角度看,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发布状态兴趣减弱……
当前社交媒体平台上更为谨慎的分享行为,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网络社交行为的审视与反思。在快节奏、高负荷的信息快餐时代,无时无处不在的即时社交耗费着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深入交流,没有了分享快乐的心境,不再有心有灵犀的默契,难怪有网友说,“我的社交已破产,懒得去经营每一种感情”。
没有人能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自然秉性。但保持怎样的社交距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度。“我知我不够开朗,也不算有趣,可难道外向,才是好性格定义,若讨喜便要舍得去委屈自己,我是否该为此卖力……”一首名为《写给社交恐惧症的一首歌》,道出了部分“社恐”者的心声:
不敢去打扰任何人,却又渴望被打扰。其实,内向本就是种天生的性格,无需刻意迎合或改变,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但可以肯定的是,
人机互动不可能完全取代人际交流,字节传输载不动惊鸿一瞥的万千情愫。社交是一种刚需,社交的方式却有千千万万。就像有些人喜欢在深夜的小酒馆约上三两好友把酒言欢,有些人倾向于在沉浸式剧本杀中结识更多新朋友,有些人则独爱对月咏怀,与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彻夜畅聊……
技术丰富了社交的形式,但永远不是封闭自己、拒绝他人的借口。让人从孤独中解放出来的,除了人类自己,别无他途。 READING六、听说,很多人爱上了逛菜市场?吕晓勋 2021-08-12提到菜市场,我想大家都会有说不完的话。那里有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也有矮短味浓的香菜、甜软温润的桂花糯米藕。菜市场里“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作为城市里最具烟火气、最富人情味的地方之一,菜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广大市民“菜篮子”的需求。小时候跟着爸妈去菜市场,在不同摊位间寻找性价比最高的菜品,找利索的叔叔阿姨杀鱼杀鸡,末了还不忘到市场的公平秤上称一称,看看有没有缺斤短两,这样的购物经历,相信是不少人的共同记忆。
可以说,菜市场狭长的通道,潮湿的地面,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混合山野河湖的味道,构成了一代代人的日常生活片段。与此同时,
菜市场也为疲于为生活奔波的人们放松身心、认识自然之美,提供了适宜空间,成为不少人心中最佳的治愈场所。豆瓣上专门有一个“菜市场爱好者”小组,9万多“人间烟火客”聚集于此,分享在国内外菜市场拍到的新奇食材、创新的装修布置,以此展现菜市场所蕴含的在地文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不能出门,就在上面云逛菜市场,看以前的照片解馋。有网友说,心情不好时,“逛”一下就饿了,心却满了。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朋友,即便无事,也愿意时常光顾菜市场,闻蔬菜瓜果芳香、看各种新鲜食材、听人与人讨价还价,恰如作家所言,“那热烈生活迸发的力量,仿佛大河的滚滚奔腾”。
这种真切的人情体验,无疑可以松弛紧绷的精神状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质感。生活本是一体两面,既有轻松欢愉时刻,亦有无奈低落之时,菜市场也是如此。如今,不少传统的菜市场,因为管理不到位,往往会被贴上“脏乱差”的标签;而在一些大城市,由于自身经营不善、城市发展需要、消费需求变化等综合原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某某菜市场即将拆迁或者改建的消息。除此之外,菜市场还要面对线下便民菜店、果蔬超市,线上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的竞争。
消费有新变化、管理有新要求、行业有新形态,菜市场如何通过升级、改造甚至重建,吸引更多回头客,是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让菜市场更有人气,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进行创新实践。杭州的红石板农贸市场,干净清爽、排列有序,十多个摊位各有精巧设计,便于消费者识物、购买,变身“网红”打卡地;苏州的双塔市集,除了买菜还可以喝咖啡、买书,同时也保留了当地传统的裁缝铺和钥匙铺;上海的真如·高陵集市,楼下菜场楼上活动中心,老摊头、老档口深受附近居民喜爱。这些改造案例,对于菜市场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许是不错的启示——
只要守住安全、卫生这条底线,传统菜市场完全可以借专业之力,延展其社会服务功能,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赢得他们的点赞和光顾。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菜市场都是了解一座城市饮食、风俗和人情的最有效方式。它是带着湿润地气的新鲜果蔬、呼呼冒着热气的麻团馅饼,也是活蹦乱跳的鲜虾活鱼、刚出锅的烤鸭扎肉;它是不管买多少菜都送小葱的好阿姨、切肉一刀准误差不过几钱的胖大哥,也是热心为老年顾客送货的年轻小伙,戴着老花镜修鞋补伞的老大爷……
百人百业、百姿百态,呈现的多是生活的本来面貌,体现的则是城市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希望有更多菜市场焕发新生,在食与市的完美结合中传递城市温度;也期待有更多人走进其中,和生活进行一场奇妙的对话。READING七、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讨厌“酒局文化”?周珊珊 2021-08-10近日,“年轻人有多反感酒局文化”上了热搜。相关投票里,超过50万人选择了“极度反感,不能接受”,还有8万多人选择了“现实中难以拒绝,身不由己”。
“年轻人反感的不是酒,是酒局”“文化是有底蕴、有内涵的,酒局哪算得上文化”“很反感,为什么谈合作一定要喝酒”“有人总说你不能不喝吗?真实情况是身不由己,难以拒绝”……网友纷纷现身说法,言语间满是苦酒局文化久矣的共鸣。翻看留言不难发现,
所谓“酒局文化”被年轻人反感的原因主要有二:酒局的场景和本质。酒局酒局,顾名思义由酒和局构成。前者如果过度,会影响身体健康;后者要是越线,更是会造成心理压迫。而酒局往往还不止于此,伴随着酒的,还有局中冗长的寒暄絮语,有劝酒、罚酒、敬酒等繁复环节,有“深水炸弹”“令狐冲(拎壶冲)”等“黑话”套路,甚至夹杂开黄腔、秀低俗、耍酒疯等冒犯行为。这样的场景令人反感,也有违相聚的本意。
再追溯本质,酒局背后往往还蕴藏着“控制的游戏”。“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研究生参加导师饭局饮酒猝死”……
类似的事情屡屡发生,无不昭示着这种畸形的酒局文化背后服从性测试的真面目。“不喝酒就是不礼貌、不尊重”“不喝酒就谈不成业务”,在等级、利益等的压力下,无论是出于吃药、过敏等原因的不能喝,还是单纯的不想喝,本想拒绝劝酒的人大多不敢拒绝、不能拒绝,最终被迫喝酒,甚至醉酒。
其实,酒文化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饮食文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自古以来,酒往往扮演着心情喜忧的排遣寄托、社交情谊的催化加成等角色。无论是文人的曲水流觞,还是武将的煮酒论英雄,无论是上层社会的御宴、嘉礼,还是民间地方的合卺、奠酒,酒与酒局往往与社会秩序、礼法文化相挂钩。
以古照今,须知酒与酒局本无褒贬,全看怎么对待、如何应用。以酒会友、诗酒趁年华,有其情趣和价值;但酒局潜规则、畸形劝酒文化,则是对道德的挑战,如此糟粕该当休矣! 道德底线不能触碰,法律红线更是决不许逾越。“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明确写进《民法典》的条文,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饮酒仍劝其饮酒等情形,都可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近日,学者罗翔的一则视频也再次翻红,他从刑法角度普法,直言如果女生被灌酒遭性侵,酒局上参与灌酒的人也构成共犯。
这也再次为全社会敲响警钟,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因酒局引发严重后果的,必须付出代价。在酒出现频率颇高的《水浒传》中,有一首打油诗,剖析了酒的两面性,通过“亦有醒眼是狂徒,亦有酕醄神不谬”等论证,反驳了“从来过恶皆归酒”的说法,点破了“酒不醉人人醉酒”的本质。诚如斯言。
酒也好,酒局文化也罢,都不能成为恶劣行径甚至违法行为的挡箭牌和遮羞布。喝酒只是交流的众多形式中的一种,喝多喝少不能丈量感情深浅,酒量高低也不能体现忠心或能力。让酒局文化不再复杂而不堪,还需从酒局之外下功夫。
READING八、和孤独共处,是走出孤独的开始吕晓勋 2021-08-04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如今和空巢群体相关的商业服务,是越来越多了。打开购物网站,一人食小火锅、迷你电饭煲琳琅满目;来到大型商场,迷你KTV、一人食餐厅屡见不鲜……“
孤独经济”,正悄悄开启一个新的消费市场。消费模式的兴起,往往源于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满足。在隔音效果极好的迷你KTV,五音再不全,也可以拉上窗帘放声歌唱,不用担心有人听到;在一人一锅的火锅店,胃口再小,也可以点上好几样小份菜,鸡鸭鱼肉都尝个遍;到出租宠物的萌宠商店,交点租金、买点宠物粮食,就能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互动……这些针对当代空巢人群消费特点的商业项目,充分满足了他们排遣寂寞的心理需求,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受到空巢人群的喜爱。
技术的进步、生活的便利,大大减轻了独处时难以自理的压力,部分现代人也更愿意在体面的个体环境中定义人生。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单身成年人口数量超过2个亿,其中至少有7700万处于独居状态。面对体量庞大的空巢市场,从吃住行到游购娱,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服务缺口。“
正向的孤独经济不是发现孤独、任其孤独乃至迎合孤独,而是针对孤独人群的需求,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有效排解其孤独感。”正如业内人士所指出的,那些用心营造更贴合空巢群体生活服务场景的企业,往往能在“孤独经济”的蓝海中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其实,所谓“单人的自我乐活模式”,一直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有人喜欢弹琴、绘画、有人精研花艺、茶道;有人乐于耕地、种菜,有人热衷瑜伽、旅行。无论选择哪种放松方式,他们总能把时间调节出适合自己的口味。平淡的生活,也因添加了五光十色而变得更加靓丽、更有品质。以时空规划的丰富和精致,来消弭独处有可能产生的空虚和焦虑,这为广大空巢人群空闲时“能做点什么”打开了思路。
客观地说,不管是谁,独处久了,难免会生发“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的感慨。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渴望社交、寻求伴侣是天性。
但容易被人忽视的是,一个人与孤独相处的能力,往往决定了其选择不孤独的自由度。“自律生活、诚恳待人,自然会散发阳光魅力、自然会有朋友和爱人。”我们一位微友的留言,曾得到不少网友的点赞。当生活和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公平、宽松和友好,不妨沉下心来想想,如何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工作状态、昂扬向上的生活心态?学会和孤独共处,在孤独中不断成长,或许就是早日走出孤独的开始。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管是“一人”外出体验市井百态,还是选择独自精进与心灵对话,孤独的价值和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在独处中感受到他人的存在、生活的质感、世界的多元,找到自己那个“最不孤独的地方”。别让孤独成为“心灵感冒”,给生活更多拥抱,相信各位朋友都能更加积极健康,把普通日子过出幸福滋味。
READING九、刑拘吴某凡!顶流不是法外之流梁言品 2021-08-01日前,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通报:
针对网络举报的“吴某凡多次诱骗年轻女性发生性关系”等有关情况,经警方调查,吴某凡(男,30岁,加拿大籍)因涉嫌强奸罪,目前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该事件终归会在法律框架内得到权威裁定。
顶流不是法外之流,明星没有法外特权。从警方通报看,吴某凡之所以被依法刑拘,是因为在调查后明确“涉嫌强奸罪”。当然,案件侦办还在进一步开展,真相大白有待警方更权威调查,犯罪认定有待司法审判。然而,这不妨碍人们得出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
任何涉法问题都要用法律方式解决,任何违法之人都应受到法律惩罚。这也警醒一些明星艺人,
流量再大,流不出法律的“五指山”;名气再响,响不过法律的“定音鼓”。自律才是自爱,自由更须自重。这对一些曾经违法艺人而言,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此前,有些明星涉嫌吸毒、偷漏税、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一个重要内在原因就是过于放纵自我、恣意狂妄,其结果除了自毁前程,别无其他。吴某凡涉嫌强奸罪,对更多明星艺人来说,同样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从艺必先为人,为人必先修德,修德必先正身,正身必先律己,明星不仅要“慎众”更要“慎独”。以良好形象传播正能量,明星艺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好榜样。
知法尊法、守法敬法,是现代公民的基本操守,明星艺人概莫能外。特别是流量越大,公共示范作用越大,社会责任就该越重。法律是现代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底线,守法不分国籍、不分职业、不分男女。
任何人在中国违法,都会被依法制裁,更谈不上有什么“护身符”“豁免权”。明星艺人切莫迷失自我,胆敢忘乎所以、以身试法,只会吞下自己种的恶果。
作为公众人物,明星演员需要有更高的尊法追求和守法要求。知法畏法,守牢法律红线,才能不断延长演艺“生命线”。明星艺人要“善其身”,文娱圈更应“善其群”。吴某凡事件,可谓敲响了警钟:在日益活跃、快速发展的文娱产业中,明星艺人等行业从业者与粉丝观众是发展共同体,
惩治违法犯罪者,净化文娱环境,于矫正发展方向有益,于维护粉丝权益有利,于促进行业进步有助。其实,越是理性追星、越是文明表达,越能赢得尊重和认可,也越能形成良性互动,这是包括粉丝文化在内的文娱文化应有的成熟。
让粉丝群体不失序、明星言行不失范、行业规范不失守,需要既用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引导明星艺人,又用文明导向、理性价值涵养粉丝心态。文娱圈不该是畸形的“价格高地”而应是正向的“价值高地”,不该成为藏污纳垢的“名利场”而应是阳光向上的“能量场”。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还是要奉劝明星艺人,“失格偶像”必定会“失速跌落”,真正提高从艺从业的门槛和本领,流量明星才不会沦为“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