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学资源

(新高考题型)6.精选真题训练二(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时间:2021-07-07    作者:语文组:彭新柳    阅读:


147949925bed87bd3ff4b888ea9bf89c.docx
147949925bed87bd3ff4b888ea9bf89c.docx (40.34 KB)

组合二(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
限时:40分钟 总分:4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0海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1分)
在紫禁城建造之初,设计师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   )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紫禁城的地面顺应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   )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并同周边的外金水河等水系相通,形成一个庞大的    。在紫禁城内部,设计师则用干沟、支沟和明沟、暗沟等排水设施沟通各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营造了一个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    。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再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着地面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雨水则(   )“沟眼”,汇入暗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   )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史上,人们对整个系统进行固定时间的淘挖养护,近年来,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所以,无论雨量多大,紫禁城    。可以说,紫禁城的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精准  流向  经过  汇聚
B.精准  通向  穿过  汇合
C.精巧  通向  经过  汇合
D.精巧  流向  穿过  汇聚
答案 B 精准:非常准确;精确。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精准”侧重于准确,“精巧”侧重于巧妙,语境是说设计师对排水系统进行测量,故第一处应用“精准”。“流向”的主语应是水,而语境中的主语是“排水沟渠”,故第二处应选“通向”。穿过: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经过: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根据语境可知,第三处应选“穿过”。汇聚:聚集。汇合:(水流)聚集;会合。故第④处应选“汇合”。由上述内容可知,应选B项。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可以说,“工匠精神”世代传承,沉淀在紫禁城的排水系统中,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拥有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B.可以说,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沉淀在紫禁城的排水系统中,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C.可以说,紫禁城的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拥有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D.可以说,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的紫禁城的排水系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答案 C A项,“工匠精神”“拥有”“功能”,搭配不当。B项,“工匠精神”“造就”“功能”,搭配不当。D项,“排水系统”“造就”“功能”,搭配不当。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5分)
答: ====================================================================
答案 ①自然排水网络 ②人工排水网络 ③都无积水之弊
解析 第①处,内金水河与外金水河等水系形成的应为“自然排水网络”。第②处,在紫禁城内部,设计师用干沟、支沟和明沟、暗沟等排水设施沟通各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营造的应是“人工排水网络”。第③处,根据前文“所以,无论雨量多大”可知,此处应是“都不会有积水”之类的话。
4.(2020山东潍坊模拟)下面是某中学广播站一则广播稿的主体内容,其中存在多处表达和标点符号等的问题,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4分)
①经历了史上最长的寒假,我们终于重返熟悉的校园。②这四个月,我们学会了感恩与珍惜:感恩那些忍辱负重的英雄,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安宁。③当前,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应保持高度警惕,特别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包括戴口罩、勤洗手)。④我们的实验室、阅览室全部开放了,同学们在一起时一定保持安全距离。⑤只有做好提前预防,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答: ====================================================================
答案 ②“忍辱负重”改为“负重前行”。③去掉后括号并将前括号改为逗号;“戴口罩”和“勤洗手”是并列的动宾结构,改顿号为逗号。④“全部”会造成歧义,改成“全都”。⑤“提前”和“预防”意思重复,可改为“提前防护”。
解析 ②“忍辱负重”指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不合语境。③广播稿中不宜使用小括号,因为其中内容不便读出来,故去掉后括号并将前括号改为逗号;“戴口罩”与“勤洗手”为并列的动宾结构,改顿号为逗号。④在广播稿中,“全部”与“全不”同音,会造成歧义,可改成“全都”。⑤“提前”和“预防”意思重复,可改为“提前防护”或“预防工作”。
5.(2020山东烟台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不超过50个字。(5分)
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也称“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录取后,教学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答: ====================================================================
答案 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②重点关注基础学科。③建立综合选拔培养机制。④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培养模式。
解析 材料共五个句子,题干要求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故答案仅涉及后三句话。第三句话的关键信息是“战略需求”“基础学科”;第四句话的关键信息是“选拔培养机制”;第五句话的关键信息是“培养模式”。由此可得出“强基计划”四个主要特点。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2020山东滨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古 松
石延年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丝萝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室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注] ①抡才:选拔人才。②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泛指朝廷。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写古松高耸挺拔,以盘屈不展为耻,树皮似铁般坚硬,饱经沧桑。
B.颔联视听结合,颇有气势,“龙蛇动”“风雨寒”写出了古松的不凡风骨和气概。
C.颈联“苍藓”“丝萝”比喻势利小人,他们趋炎附势登上高位后,目空一切。
D.这首七言律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表面上写古松,实际上另有寓意。
答案 C 颈联主要是以苍藓、丝萝的攀缘附托反衬古松的刚直伟岸。
7.本诗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 ====================================================================
====================================================================
答案 ①表层含意:希望建造宫殿的人选择古松作为建造明堂的顶梁柱。②深层含意:以木材喻人才,呼吁朝廷选拔像古松一样隐于民间、品行端正又有才华的人作为国家的栋梁。
解析 “报言帝室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的意思是“告诉那为天子建造宫殿选择木材的人,应当把这棵古松看作建造明堂的顶梁柱”。实际上尾联托物言志,以木材喻人才,呼吁当权者起用像古松一样隐于民间、品行端正又有才华的人作为国家的栋梁。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2020海南海口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有删改)
[注] ①太祖:曹操。②头风:病症名,经久难愈之头痛。③考竟:拷问致死于狱中。④仓舒:曹冲。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B.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C.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D.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答案 C “精”,动词,精通,“方药”充当它的宾语;第一个“其”指华佗,充当后面句子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合汤不过数种”,意思表达完整,据此排除D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是指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些专门性的著作。
B.孝廉,是指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制科目之一,两汉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差,在文中不是“差错”的意思,而是“病愈”的意思,后作“瘥”。
D.首服,又称“首伏”,自首服罪。从表象上看,首,头也;伏,低下;首伏,即头低下认罪。
答案 B “是指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说法错误。“孝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征辟”才是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华佗不爱做官。他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学识渊博。当时多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就任,他对自己从医之事从来没有后悔过。
B.华佗医术高超。他懂养生之道,擅长针灸、外科。他先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再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善用方法。他知道郡守盛怒后会痊愈,便故意收他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离开时还留下一封信辱骂他。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果然好了。
D.华佗医者仁心。华佗在狱中遭受拷打,临死前却交出可以救人的医书,只不过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无奈,只好将书烧掉。
答案 A “他对自己从医之事从来没有后悔过”曲解文意。从“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可以看出,华佗还是常常产生后悔之情的。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4分)
译文: =================================================================
(2)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4分)
译文: =================================================================
答案 (1)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长期治疗,可以延长寿命。”
(2)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宽恕赦免他。”
解析 关键字词:(1)济,成功,引申为治好;恒,持久。(2)悬,牵挂,引申为密切相关。
 
12.曹操最后为什么要杀华佗?请简要说明原因。(3分)
答: ====================================================================
==================================================================== 
答案 ①华佗用妻子有病做托词,多次请求续假不回来,欺骗了曹操,被逮捕押送回来后,华佗自首服罪。②曹操认为天下并不缺乏像华佗这样医术高明的人。③曹操认为华佗不根治自己的病,是想抬高自己,即使不杀他,他也不会除掉自己的病根。
解析 由“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遂考竟佗”“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断此根原耳。’”可知,曹操杀华佗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间接原因是曹操不信任华佗,认为他故意拖拉,不根治自己的病;另外他没想到华佗的医术高深莫测,世上少有。直接原因是华佗撒谎,屡次召见不返回。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即可。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在徐州一带游历求学,通晓数部儒家经典。沛国相陈珪推举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容貌像壮年人。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喝下去,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华佗离开后,病人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选一两个穴位,病痛也就应该消除了。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也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症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什么都不知道,趁机开刀取出结积物。病症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后病就好了,没有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了。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大发怒气就会痊愈,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加以治疗,没有多久丢下他离开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郡守恼怒到极点,吐出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曹操听说了,就征召华佗。曹操为头风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昏花。华佗用针刺横膈膜(膈俞穴),手到病除。华佗的绝妙医技,大概是这样一类的。不过华佗本来是读书人,却把医生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得了很严重的病,让华佗专门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长期治疗,可以延长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说:“刚收到家信,正想暂时回家一趟。”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词,多次请求续假不回来。曹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的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于是华佗被移送交付许昌监狱,审讯验实,华佗自首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宽恕赦免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难道会没有这种小人物吗?”最终将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时,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的头风病没有根除。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想借此抬高自己,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除掉这病根的。”等到后来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曹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孩子死于非命。”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