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公众号
APP
切换导航
首页
学校概况
校务公开
党群工作
学生天地
教研教学
德育经纬
后勤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学资源
名人传记专题文言文
时间:2021-03-02 作者:语文组:彭新柳 阅读:
8d404654f537e6513f0f2c9b983f2386.docx
8d404654f537e6513f0f2c9b983f2386.docx
(40.43 KB)
文言文专题之名人传记专项训练
《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令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为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曰/勿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B. 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C. 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D. 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然后戴上帽子,表示已成年。
B. 疏,文中指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奏章。
C. 左迁,降低官职。我国古代某些时期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义词还有“致事”“休致” “乞骸骨”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以文交友。他考中进士任官后,与尹洙交往,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互为友;与梅尧臣交往,吟诗作歌,相互唱和。
B. 欧阳修为人正直。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上疏为其辩解,被贬为夷陵令。后范仲淹出使陕西,请他作掌书记,他笑谈进退,辞而不受。
C. 欧阳修深受器重。仁宗之时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变动,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人选。欧阳修每次进见,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
D. 欧阳修忠于职守。奉命出使河东时,得知有人想放弃麟州以节省饷银,他晓之以理,并出谋划策,使麟州得以保存,百姓得以安居。
4.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2)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新唐书·韩愈传》阅读练习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华阴令柳润有罪,前刺史劾奏之,后刺史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迁刑部侍郎。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呗,至为夷法,灼体肤,委珍贝,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患,安能及此? 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狂宴敢尔,固不可敏!”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既至潮,以表哀谢。命得表,欲复用之,持示宰相。皇甫镈素忌愈直,乃改袁州刺史。衰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禁其为隶。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B.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C.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D.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洞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市本指宫中市场,此处指中唐时宦官在民间市场以宫市名义贱价强买的弊政。
B.刺史是官名,起初为中央派往地方巡行郡县的监察官,后为州级最高行政长官。
C.卒,在中国古代指高官去世,其他表“死亡”的词语还有“崩”“薨““不禄”等。
D.礼部是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知恩图报,又能抚恤孤弱。他三岁丧父,由嫂郑氏抚养成人,后为嫂服丧报恩;凡亡故的内外亲友,如果无后,他就资助嫁其孤女,救助其家人。
B.韩愈忠言直谏,屡次触怒皇帝。他曾因上疏论事被贬阳山令,又因反对迎取佛骨而激怒皇帝,惊动朝廷内外,外戚权贵也说他的坏话, 最终被贬潮州。
C.韩愈仁厚爱民,能解百姓疾苦。他任阳山令时,因爱民而受敬重;任袁州刺史时,替七百多沦为奴隶的当地人赎身,并与当地人立约,禁止抵押儿女为奴。
D.韩愈崇文重教,终成文章泰斗。他幼时好学,及长通晓典籍,后广授弟子,影响甚大;他推崇汉代文章,自成大家,其文博大精深,深受后世学者景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2)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明史•归有光传》)阅读训练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①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②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③,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有光制举义④,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注释】①春官:即六部之一的礼部,礼部在春天主持进士考试。②刺刺:多言的样子。③击断,即争执。④制举义,特指经学研究。
9.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B.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C.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D.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通晓了“五经”“三史”等书,嘉靖十九年考取举
人后又考了八次都没有中进士,便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边读书边讲学。
B.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一意按自己的见解处事,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后来把他调作
顺德通判,专管马政,实际上是贬谪。
C.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尽管归有光曾公开攻击他,把他看作徒有虚名的人。可世贞还是
推崇归有光,称赞他:“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
D.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世人将“归、胡”并称
11.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4 分)
——————————————————————————————————————
⑵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3 分)
——————————————————————————————————————
《旧唐书·王维传》阅读练习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县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兄友弟悌,多士推之。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
禄山陷两都,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授太子中允。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B.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C.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D.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司马,主武也,掌管军事之职。在唐朝,司马这个官职的职务就是协助当地的刺史办事,但是更多的只是个虚名而已,没有任何职权。
B.昆仲,是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古义为哥哥。仲,则是弟弟的意思。
C.行在,也称行在所。既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所以京城亦可称为行在。
D.豪右,是指豪门大族。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贱,故“豪右”和“闾左”就分别指豪族和庶民。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王维与其弟王缙关系非常好,且都是博学多才之人,不仅受到许多士人的推荐,就连豪门大族也视其兄弟为座上宾,待之如师友。
B.王维被安禄山挟持,事后差点被定罪,好在他写了一首《凝碧诗》,加上其弟为他赎罪,才没有被定罪。
C.王维不仅五言诗写得特别好,书画方面尽管还有缺陷,但成就也很高,不是一般绘画的人所能企及的。
D.文章写王维在辋川的所作所为,以及其对佛教的虔诚和生活的简朴,充分体现了王维的淡泊性情。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授太子中允。
(2)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王安石
宋史列传第八十六》阅读训练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
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傅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就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语,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矣。神宗在藩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
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肤自视妙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肤,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
知政事。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磋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B.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C.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D.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之称,殿试是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也是中央政府(朝廷)的考试。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这是撰
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C.敕,可以指帝王的诏书、命令。也有告诫的意思,作为一种文书,在古代常用于帝
王训斥、贬黝甚至处死臣僚。
D.翰林学士,官名,始设于南北朝,唐玄宗时,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
宋翰林学士承唐制,掌制浩。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爱好读书,文采出众。从小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才,王安石文思敏捷,
文章精妙,深受曾巩和欧阳修的推崇。
B.王安石不求腾达,不恋官场。朝廷多次想提拔他,给他美差,但王安石多次拒绝,
还曾经为了逃避任职,躲藏到厕所里。
C.王安石广受赞誉,声名远扬。不俗的文才、品行和见识,为王安石引来广泛的赞誉,
很多士人,甚至皇帝都很想结识他。
D.王安石曾受器重,终被冷落。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委以参知政事之职,但是由于王
安石招致了天下大旱,最终遭到贬黝。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5分)
(2)帝忧形于色,对朝磋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5分)
《宋史 苏轼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
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新唐书 杜甫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奇其材
,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
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
(《新唐书·杜甫传》)
10.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B.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11. 下列加点字词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 ②积
善
成德 ③闻舟中
夜
弹琵琶者④不如登
高
之博见也
⑤填然
鼓
之 ⑥孔子登泰山而
小
天下 ⑦
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 ⑧李邕
奇
其材
A. ①③\②⑦\④⑤\⑥⑧ B. ①⑤\②④\③⑦\⑥⑧
C. ①②\③⑦\⑤⑥\④⑧ D. 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12. 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B.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的叫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C. “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是用干支纪年法来纪年的。
D.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5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资治通鉴 柳宗元》
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
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
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
①
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
②
、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胜任者退之。
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
。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
③
,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
④
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梓人:木匠。 ②寻引:长尺 ③伊、傅、周、召:指当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④听听:争辩的样子。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叔文之党
坐
谪官者 坐: 因……获罪
B.恐禹锡在所宜
矜
矜: 怜悯
C.专以寻引、
规矩
、绳墨度群木之材 规矩: 方尺
D.其根欲舒,其土欲
故
故: 旧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请
于
朝,愿以柳易播 B.以责为人子
者
耳
乃设九宾礼
于
庭 古之学
者
必有师
C.此
则
禹锡重可责也 D.指麾众工,各趋
其
事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则
利 则或咎
其
欲出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柳宗元讽刺执政者“理事不当”的一组是
①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②亲小劳,侵众官 ③促其耕获,督其蚕织
④是不知相道者也 ⑤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⑥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因为王叔文党祸受牵连而被贬谪,其实他们都很冤枉。
B.文中通过梓人的故事,生动形象阐明了做宰相的人要宏观上把握局面,要懂得选贤任能,不必事必躬亲。
C.柳宗元善于用寓言或借事喻理的文章表达为政治世的道理,其中郭橐驼就是用种树的理论阐述为官之道。
D.御史中丞裴度在刘禹锡任职这件事上对皇上进行劝谏,皇上认为他忠心可鉴。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3分)
(2)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2分)
(3)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3分)
《旧唐书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旧唐书 李白传》)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后天才赡逸 逸:超过一般
C.白益傲放 益:更加
D.辟为僚佐 辟:躲避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因
以命之 衡
因
上疏陈事
B.
以
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
以
归汉
C.遂荐
于
玄宗 而君幸
于
赵王
D.白长笑
而
去 天苍苍
而
高也
9.不能表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句是( )
A.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B.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C.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D.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字“太白”。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宋史 苏洵传》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
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
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
《传》曰:“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
彼冢宰者,非腹心之臣,天子安能举天下之事委之,三年不置疑于其间邪?
又曰:“五载一巡狩。”彼无腹心之臣,五载一出,捐千里之畿,而谁与守邪?今夫一家之中必有宗老,一介之士必有密友,以开心胸,以济缓急,奈何天子而无腹心之臣乎?近世之君抗然于上,而使宰相眇然于下,上下不接,而其志不通矣。臣视君如天之辽然而不可亲,而君亦如天之视人,泊然无爱之之心也。是以社稷之忧,彼不以为忧,君忧不辱,君辱不死。一人誉之则用之,一人毁之则舍之。宰相避嫌畏讥且不暇,何暇尽心以忧社稷?数迁数易,视相府如传舍。百官泛泛于下,而天子惸惸于上,一旦有卒然之忧,吾未见其不颠沛而殒越也。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执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尊其爵,厚其禄,重其权,而后可与议天下之机,虑天下之变
。
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翻译下列句子:
1、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2、彼冢宰者,非腹心之臣,天子安能举天下之事委之,三年不置疑于其间邪?
3、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尊其爵,厚其禄,重其权,而后可与议天下之机,虑天下之变。
《新唐书 孟浩然》
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或
曰:“君与韩公有期 (有的人) B. 何惧而
匿
(隐藏)
C.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
偕
至京师 (一同) D. 浩然
再
拜 (又)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
卒
不赴 开元末,病疽背
卒
B.维以实
对
当窗理云鬓,
对
镜帖花黄
C.朝宗怒,
辞
行 不
辞
而别
D.君与韩公有
期
期
日中,日中不至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2)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9—12题每小题3分, 13题6分)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点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B.久之,转中书舍人/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C.权贵有嫌其出位/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D.与刘宾客齐名/与生彘肩
1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清史稿 方苞传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刁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刻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①。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②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 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④,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⑤,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给旗人做奴仆。②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贮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④照顾和徇情。⑤州县长官和副职。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狱成,名世坐斩 坐:判……罪
B. 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充:担任
C. 又言民生日匮 日:每天
D. 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 值:价格,价钱
5.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 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 路漫漫其修远兮
C. 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 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戴名世和方苞是同乡,也都擅长写作古文,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后来也因为替戴名世的书作序受到牵连。虽然免除死罪,但判给旗人做奴仆。
B. 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皇上把方苞的意见交给有关部门商议实行。
C. 圣祖康熙很欣赏方苞的学识,大臣李光地也举荐了方苞,方苞到蒙养斋后编校了一些乐律、算法类书籍。
D. 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也被采纳实行。
7. 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2)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9.A。(致仕:辞官归家。)
10.C。(A. 介词,给/介词,在。 B. 助词,无实义/代词,他。C. 代词,他D.连词,跟、同。/动词,给)
11.C。(“老妪”应改为白居易。)
12.D。(“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
【附: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方苞传》
4. C 5. C 6. D
7. (1)知识渊博,修身谨行,攻读古文,从他还是诸生时,就已经在当时很有名声了。
(2)南方各省地势低,多潮湿,存粮卖粮多少,应当因地制宜,不一定拘泥定例。
(3)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从这里产生吧?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C项,“日”在此处是名词作状语,解释为:一天天地。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C。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C项,均为连词,和。A项,前一个是介词,在;后一个是表被动,被 。B项,前一个是代词,他们的;后一个是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D项,前一个是介词,按照;后一个“以”作语助词,表示时间。故选C。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对比。D项,“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也被采纳实行”错误,原文为“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可知五月报水旱之灾的建议,未被采纳。故选D。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首先浏览句子,看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然后将句子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翻译时一定注意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
(1)要点:“笃学”,专心好学;“治”,研究,攻读;“声于时”,状语后置。
(2)要点:“粜”,卖粮食;“因”,依据,按照;“囿”,拘泥。
(3)要点:“是故”,因此;“圣”“愚”,形容词做名词,圣人,愚人;“所以”,······的原因;“其”,大概。
参考译文:
方苞,字灵皋,是江南桐城人。知识渊博,修身谨行,攻读古文,从他还是诸生时,就已经闻名于时了。康熙三十八年,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时,会试考中,准备参加殿试,听说母亲病了,就回家侍奉。康熙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弹劾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孑遗录》里有大逆不道的话,弹劾的奏章里涉及到方苞的族祖父方孝标。戴名世和方苞是一个县的人,也擅长古文,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因此一并被逮捕入狱。康熙五十二年,案件审结,戴名世判斩首。方孝标已经在此之前死了,就把他的儿子方登峄等人远戍边疆。方苞以及那些和这个案子有牵连的,都免除死罪,判入旗藉。康熙向来就知道方苞的文采学识,大学士李光地也举荐方苞,康熙就把方苞调到南书房。不久,改任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等书。康熙六十一年,命令他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
方苞常常上书言事,曾说:“平常官仓的米谷按定例储存七成,卖出三成。南方各省地势低,多潮湿,存粮卖粮多少,应当因地制宜,不一定拘泥定例。年成不好,米价昂贵,有关部门请示上级,按既定价格卖米,没有上级命令,不敢擅自行动。从此之后,各州各县遇到粮价贵时,应当立即下令按既定价格卖米,然后再详细地汇报上级。粮食存在仓库里会因老鼠偷吃而消耗,数量会有减少,运送粮食要花运费,卖米买米看守粮仓要支付人工伙食费用。春天粮价高时卖粮,(多出来的钱)就留下来充当以上各种费用。廉洁有能力的官吏,在秋天买进的粮食价格低,得到的谷物多,应当让他们详细注明另外存放,以备荒年开仓赈灾。”皇上把方苞的意见交给有关部门商议实行。方苞又曾说老百姓生活日益匮乏,请求禁止酿酒,禁止种烟草,禁止粮食出洋,并且让州县的副职官员督促老百姓种植养殖,当地士绅帮忙疏浚河道。又请求改变积久的陋习,举荐人才,(上书)说:“皇上应当按时接见大臣,分辨忠奸好坏。那些忠诚无私的朝内九卿大臣,朝外封疆大吏,让他们各自举荐了解的人。先让那些人做事,破除照顾(亲近之人)和徇情之事,制裁贪赃枉法,对那些任职很久有好名声政绩的,赐给他黄金布帛,加官晋爵。尤其是因为六部各有职责,必须谨慎选用州县长官和副职,让他们能教导好下属,按时进退,那么普通官员都会努力勤奋的。”
乾隆初年,上书说:“救荒工作应该预先准备。夏末秋初之时,是发大水还是干旱,已经能看到十分之八九了。按照旧有惯例,上报灾情必须等到八九月之后,受灾百姓从早晨已经等不到晚上了,可官员上奏再得到救灾命令,动不动就要经历十天一个月。请求今后遇到水灾旱灾,五六月份就按实情上报。”皇上发到有关部门商议,因为五六月份报灾考虑到虚浮不真实,不能实行。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
×
怀铁一中订阅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