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信息组 > 教学资源

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时间:2019-12-17    作者:    阅读:


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本文从导入激发兴趣、创设情景、自主探究、成功体验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关键字】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极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指法学习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警察抓小偷”、 “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到底用那个指头来击键。学生通过游戏,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创设情景,积极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优美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指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快乐的、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我在讲述《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贺卡》一节综合活动课时,先给学生展示用PowerPoint制作的精美电子贺卡。展现“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场景,响起优美的音乐,小朋友快乐的做着游戏,动画显示“儿童节”的祝福。同学们被活泼的动画及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住,从内心产生了自己制作贺卡的需求。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迫不及待地想抓起鼠标要马上动手制作贺卡。我立即导入课题,提出要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手制作贺卡。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三 、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
    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信息技术的操作有许多都是相似的,可以举一反三。教师不必讲得太多,指导得太细。 比如在“画图”软件中,教师讲解了矩形的画法,那么其他椭圆和圆角矩形,就不必再讲解了,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又比如说“复制、剪切、粘贴”,只要教过一次就可以了,各种软件中的做法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学习鼠标的使用时,通过让学生先自己玩“打地鼠”游戏比赛,看谁消灭得地鼠多。经过几分钟的较量,很多同学不得要领,打得地鼠寥寥无几,在他们东张西望地寻求帮助时,我不失时机地讲解了“握鼠标”、“单击”和“移动”以及“指向”的要领,接着提出要求:各组的同学在本组内可以互相切磋练习,然后组与组之间将举行比赛,看看哪组打得多。于是都紧张地练起来,熟练的同学还帮助组内较慢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成功的一面。最后通过比赛选出冠军,向大家谈一下获胜心得。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再单纯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五、“成功体验”教学法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1、即学即用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把知识马上应用起来,立竿见影,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会给他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一个人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继续学习的兴趣。 
    2、激励评价  教学中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评价出正确与否,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3、经验介绍  给一部分学得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把他所知道的电脑的高招、窍门、“新发现”等介绍给大家,以此来肯定他的价值,使之有获得成功感、自豪感,树立了自信心。 
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好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无定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学改革将永无止境。
 
六、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有些学生可能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一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如在进行《幻灯片制作》教学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组幻灯片。可以这样安排:1、课前进行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主题;2、每个组员都收集资料,3、组内合作,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4、书写编写、美工、编辑等人员名单,一份集体创作的幻灯片就诞生了。  这样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树立了团队精神对作品的评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相互评价。
 
七、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个性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就更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千万别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八、学科整合,促进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多学习、多钻研,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信息技术的教学一定会变得举足轻重。
 
参考文献:1、新课程改革纲要
          2、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研究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