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专题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病及生物变异
- 孟德尔而用豌豆做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
(2)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花较大,易于人工杂交实验(4)种子多,数据分析可靠性大。
2、孟德尔在进行豌豆异花传粉实验时,提供花粉的植株叫做 ,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
。实验室,要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 ,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散在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 性状指:
相对性状指:
杂交指:
自交指:
测交指:
性状分离指:
显性性状指:
隐性性状指:
纯合子指:
杂合子指:
- 画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P5 图1-5)
-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即F2 中的3:1)的解释包括四条:
(1) (2)
(3) (4)
6请画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P7 图1-6)
- 分离定律的内容为:
。
- 请画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和测交图解(P10 图1-8,1-9)
-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为
。
- 表现型指:
基因型指:
等位基因指:
10、减数分裂指:
。
11、精子形成的场所 ;卵细胞形成的场所
。
12、假设某雄性动物为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两对染色体,请画出精子形成过程的染色体变化过程图(要求表现出减一和减二过程):
13、精细胞与卵细胞产生过程的主要差异有:
(1)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
(2)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而卵细胞产生过程会出现一头大一头小的不均等分裂现象。
14、画出一二倍体生物(2N)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曲线
15、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16、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主要异同点:
(1)相同点:DNA都只复制一次,都有纺锤体的形成
(2)不同点:联会、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分裂两次产生四个子细胞、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等现象只有减数分裂有。
17、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
以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常分裂为例:
(1)先判断细胞分裂的时期,有丝分裂和减I过程均存在同源染色体,减II过程没有。
(2)看染色体的条数,如果是奇数,则肯定没有同源染色体
(3)看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如果存在形态大小结构基本一致且不是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形成的,则为同源染色体(注意:X与Y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差比较大,但是同源染色体)
18、染色体组相关的判断方法:
(1)某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该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细胞中有几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说明一个染色体组有几条染色体;比如,某细胞中含有大、中、小三种染色体各四条,则该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 条染色体。
(3)着丝点分开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也加倍;比如某二倍体(2N)生物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为 个,减I时期有染色体组 个,减II 前期和后期染色体组数分别为 个和 个。
(4)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为偶数,比如四倍体、八倍体的单倍体,但也可能为奇数,比如二倍体、六倍体的单倍体等。
19、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如果是看图时,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着丝点,着丝点数就为染色体数
(2)问某时期染色体数目时,只要画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曲线就可以对应找
注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多一般都是着丝点分裂(也可能是受精作用导致),减少则是细胞某次分裂结束。
20、受精作用的概念为: 。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般来自 ,但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则是 的多于 的。
21、 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作出 的假设。此过程他利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22、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此过程中他像孟德尔一样也利用了假说-演绎法。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和其学生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每条染色体上存在多个基因。
23、伴性遗传的概念为: 。人类常见的伴性遗传情况可分为两类即伴X染色体遗传和伴Y染色体遗传,其中伴X染色体遗传又分为伴X隐性遗传(常见的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伴X 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余女性,呈现交叉遗传的现象;伴X显性遗传女性多余男性;伴Y染色体遗传表现为父传子,子传孙,只出现在男性中,具有世代连续性。
24、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
,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 和
三大类。单基因遗传病是指
。通常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有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见的有白化病、镰刀性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等),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传(如外耳道多毛)。
多基因遗传病是指 ,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有家族聚集现象,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染色体变异遗传病是指因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引起的两种情况,比如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引起的,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性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
25、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一般选择人群中发病率高的 基因遗传病,要在整个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 中调查。
26、 常见遗传题的解题方法有关配子的计算规律:某基因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每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1)例1:问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及基因型为AbC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解题: Aa Bb CC
↓ ↓ ↓
配子种类数=2 × 2× 1 = 4种 AbC配子=1/2A×1/2b×1C =1/4
基因型、表现型的计算(1)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其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例1: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多少种表现型?
解题:第一步:分析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是:(先拆后算)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1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2种表现型;
第二步:算出结果: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有2×1×2=4种表现型。
(2)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某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的比例
规律: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求出后,再组合并乘积。
例2: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问:(1)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2)表现型为A__bbC__的概率。
解题:(1)第一步: ①AA×Aa→1/2 AA + 1/2 Aa (先拆后算)
②Bb×bb→1/2 Bb + 1/2 bb
③Cc×Cc→1/4 CC + 1/2 Cc + 1/4 cc
第二步:总计算,子代为AabbCc的概率为1/2Aa×1/2bb×1/2Cc= 1/2 AabbCc。
(2)按前面①、②、③分别求出A__、bb、C__的概率依次为1、1/2、3/4,则子代为A__bbC__的概率应为1×1/2×3/4=3/8。
(3)已知双亲类型求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
规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所占的比例=总比例1-亲本类型所占比例。
例3:接例2,问后代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为多少?
解题:同于亲本的表现型为A_B_C_和A_bb_C_,按照例题2的方法不难算得它们的概率均为为3/8,故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为1-3/8-3/8 = 1/4
“九三三一”及其变型式总结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非常规分离比遗传现象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1自交后代的表现 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 9∶3∶4,15∶1,9∶7,9∶6∶1等,分析这些比例,我们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各种情况分析如下表:
正常情况下我们是由双亲推算子代结果,本表体现了逆向思维 由结果推算双亲
F1(AaBb)自交后代性状比例 |
原因分析 |
9∶3∶3∶1 |
正常的完全显性 |
9∶7 |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另一种性状 |
9∶3∶4 |
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
9∶6∶1 |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
15∶1 |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
6:3:2:1 |
有一对显性纯合(AA或BB)具有致死效应,其余正常 |
1:4:6:4:1 |
比如人类的眼色,眼色深度随显性基因个数的增多而加深 |
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①9∶3∶3∶1⇒(3∶1)(3∶1)⇒(Aa×Aa)(Bb×Bb);
②1∶1∶1∶1⇒(1∶1)(1∶1)⇒(Aa×aa)×(Bb×bb);
③3∶3∶1∶1⇒(3∶1)(1∶1)⇒(Aa×Aa)×(Bb×bb);
④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遗传图谱的解题方法遗传病不同遗传方式的判断依据与方法第一步:确定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
遗传图中(图1),若双亲正常,生出孩子有患病的,则该病必是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为隐形)
遗传图中(图2),若双亲患病,子代中有正常表现的,则该病必为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若已确定是隐性遗传:
①:在隐性遗传图中,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正常,而女儿中有病的,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②:在隐性遗传图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有病,儿子中表现有正常的,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而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2)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
①:在显性遗传图中(图5),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有病,女儿中表现有正常的,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②:在显性遗传图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正常,儿子中有表现有病的,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必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综上记口诀:无中生有为隐形,有中生无为显性。
显性看女患,(女患的)父子皆病是伴性,
隐形看男患,(男患的)母女皆病是伴性。
第三步:如果不能确定判断类型
若遗传图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做不确定判断,只能从可能性方面推测,通常的原则是: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为显性遗传;若遗传图中的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各占1/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遗传图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的差异较大,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若图谱中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遗传病更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②若图谱中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则该遗传病更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③若图谱中,每个世代表现为:父亲有病,儿子全病,女儿全正常,患者只在男性中出现,则更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由只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综合遗传病概率求解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表:
序号 |
类型 |
计算公式 |
1 |
患甲病的概率为M |
则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M |
2 |
患乙病的概率为N |
则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N |
3 |
只患甲病的概率 |
M(1-N)=M-MN |
4 |
只患乙病的概率 |
N(1-M)=N-MN |
5 |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
MN |
6 |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
1-MN-(1-M)(1-N)或M(1-N)+N(1-M) |
7 |
患病的概率 |
M(1-N)+N(1-M)+MN或1-(1-M)(1-N) |
8 |
不患病的概率 |
(1-M)(1-N) |
27、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而突变又分为 和 。
28、基因突变是指: ,包括同义突变、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若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则可能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 等,发生的外因可分为三类: 、 和 ,但就算没有外因的影响,DNA分子复制也会偶尔出问题,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基因突变产生的为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29、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这一概念为狭义的基因重组,它只包括减I前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和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广义的基因重组还包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与受体细胞中的基因重组等现象。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30、染色体变异分为两种:一为 ;一为 ;前者包括染色体的倒位、易位、 和 ,后者也分为两种情况。
31、二倍体概念为:
多倍体的概念为:
要注意的是,二(多)倍体的单倍体经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后形成的也是二(多)倍体。
32、多倍体植物的优点为: 。
33、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或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叫做单倍体。与正常的植株相比,单倍体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注意:如果单倍体中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则应该是可育的)。单倍体育种具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有点。
34、秋水仙素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一旦纺锤体形成后,则没办法诱导染色体加倍。
35、三倍体西瓜没有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的配子。
36、育种方式的比较(笔记 ) 专题二 生物进化3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 ;(2)
;
(3) ;(4) 。
38、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 。
39、种群的基因库是该种群中 。
基因频率指
40、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 基因突变 、 基因重组 和 染色体变异 ,其中 基因突变 和 染色体变异 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产生新的 等位基因 ,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41、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 定向 改变,导致生物朝着 一定 的方向不断进化。
42、物种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并且 的一群生物;隔离是
不同种群 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
的现象。常见的隔离有
和 ,生殖隔离即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
的,即使
也不能 。
43、地理隔离即同一种生物由于 的现象。
44、共同进化是指 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45、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4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中表明:过渡繁殖是基本条件、 是动力、
是内因、 是结果。
专题 三 DNA的复制 基因的表达 47、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是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实验和
噬菌体侵染细菌 实验。
48、肺炎双球菌实验:
(1)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实验
实验材料:
S型细菌、R型细菌 。
|
菌落 |
菌体 |
毒性 |
S型细菌 |
表面光滑 |
有荚膜 |
有 |
R型细菌 |
表面粗糙 |
无荚膜 |
无 |
过程:
①
R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
S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③杀死后的
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无毒性的
R 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结论: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进R菌转化为S菌的物质。
(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实验
过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
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R型活细菌中培养,发现只有加入
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
结论: DNA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4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目的: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
(2)实验材料:
噬菌体 。
(3)过程:① T2噬菌体的
蛋白质 被
35S标记,侵染细菌。
② T2噬菌体内部的
DNA 被
32P标记,侵染细菌。
(4)
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50、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
蛋白质 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2)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61、结论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极少数的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
DNA ,而是
RNA 。
62、DNA结构特点:
①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反向 平行盘旋而成的
双螺旋 结构。
②外侧:由
脱氧核糖 和
磷酸 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③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氢键连接 形成碱基对。
碱基对的形式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即A一定要和
T 配对(氢键有
2 个),
G一定和
C 配对(氢键有
3 个)。A+G=T+C
63、
DNA的复制概念:是以
亲代DNA 为模板合成
子代DNA 的过程。
DNA复制的时间:DNA分子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
间期 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
间期 ,是随着
染色体的复制来完成的。(注意无丝分裂和原核生物细胞分裂同样也有DNA的复制)
DNA复制的场所:
细胞核(拟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有) 。
DNA复制的过程:(1)解旋:DNA在解旋酶作用下(该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 模板 ,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合成子链。
(3)形成子代DNA: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 2 个与亲
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DNA复制的特点: (1)DNA复制是一个 边解旋边复制 的过程。
(2)由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DNA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叫 半保
留复制 。
DNA复制的条件:模板DNA,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和有关酶。
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
双螺旋结构 提供精确的模板。
(2)通过
碱基互补配对 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
DNA复制的意义:传递
遗传信息 。DNA分子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穿给子代,从而保证了
遗传信息 的连续性。
64、
转录的概念: ;
转录产生的RNA分为三类: 、 和 ,
mRNA的功能为:
,
tRNA的功能为: ,共有 种,
rRNA的功能为:
。
DNA上启动基因转录的序列称为 ,终止基因转录的序列称为
;RNA合成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模板为DNA,同时需要ATP提供能量。
65、翻译的概念
翻译的模板: 翻译的场所: 翻译过程中所谓的工具是: 密码子指 ,共有 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种,而用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所以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这种现象称为 ,但不是每种氨基酸都对应多种密码子,比如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 、色氨酸的密码子为 。
反密码子是指 。
66、1957年,
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DNA ,即DNA的自我复制 ;也可以从
DNA流向
RNA ,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
蛋白质 传递到
蛋白质 ,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
RNA或DNA 。遗传信息从RNA流向
RNA (指RNA的复制)以及从RNA流向
DNA (指逆转录)两条途径,是中心法则的补充。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表现:一是:
二是:
注意,许多性状可能受多对基因的控制,此外生物的表现型除了与基因控制有关外,还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即生物的表现型受基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其中基因是内因,环境是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