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地理组 > 教学资源

《协调人地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集体备课


时间:2023-04-03    作者:    阅读:


协调人地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标:
运用资料,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分析,理解区域人口、资源、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通过材料,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并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辨识和分析。
【人地协调观】通过自主阅读和案例辨析,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过程,并能阐述不同社会阶段人地关系的特征。
【地理实践力】通过了解当地人地关系和生态现状地理调查活动,评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培养实践行动能力。
一、引入新课
     古文引入。《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论》中有“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对人地关系进行思考了,那么,什么样的人地关系才是合适的?
    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地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教授新课
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学生阅读书本P119-120自行总结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特征。
采集狩猎社会: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对人地关系有一定认识,如我国古代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制天命而用之。”体现了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等观念。
工业社会:极大地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人地矛盾迅速激化。此时“和谐论”应运而生,要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地理环境;要对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信息社会:现代通信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课堂活动: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影响着人类的行为,例如:上个世纪建成的一些大坝这些年部分被拆除,艾尔瓦河上的两座大坝就是典型的例子。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的大坝?
    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洄游的通道,破坏了河中其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河口泥沙,改变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物失去了栖息地;该地区纳入国家电网后,大坝供电功能减弱。
(2)艾尔瓦河的大坝由修建到拆除,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怎样的转变?
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态度转变为人地协调的观点,积极谋求人地和谐。
承转:如何才能实现人地协调发展?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传统的发展观念,往往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从而导致了一些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自主阅读:
阅读书本P123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原则。
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涵: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课堂活动:
P124活动题中,哪一种方案更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C方案更加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理由: ①方案C的侵蚀量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所以对地理环境的破坏最小;②虽然3~8年内总收人最低,但和其他方案差距并不大,长远上其总收人远远超过其他方案。
2.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传统的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环境污染的治理。学生阅读书本《滇池治理》了解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
生态保护。
2.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三、课堂延伸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是《21世纪议程》实施计划的深化。
播放视频: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计划宣传片。
四、课后活动
    辩论赛:如果你家附近的一块绿地被投资商看中,拟将其开发建设为一个化工厂,以加工本地矿产资源,发展地方经济。以“我同意/不同意建化工厂”为辩题,举行一场辩论赛”。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