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不唯晒秋图
时间:2019-11-18 作者: 阅读:
清晨,篁岭在轻快的短笛声中醒来;对着山野娴熟吹奏的男子,脚点地踩着拍子。春日里漫山油菜花黄的梯田,入秋却是一派绿意盎然。短笛声里,街边的篾匠师傅手里的竹筐也已编到了底儿;一束阳光越过对街的屋顶斜照在师傅身上,随着手里的动作,绿色的竹条似把晨光挑动开来,洒向还未苏醒的角落。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是晒秋文化的起源地。“地无三尺平”的独特地理环境让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在数百年间任由邑人想象、创造、实践,后来形成了目下“晒秋人家”的绝美民俗画儿。
家家的土砖外墙与圆木晒架上都搁着圆圆的晒匾,晒着红的辣椒、黄的菊花、绿的青菜、白色糯米、粉色地瓜和悬在架子上的金色玉米。大块艳丽色调在古旧沧桑的黑白徽派房屋间与百年老屋相依相偎,听流光脚步,看寒来暑往。
走进篁岭的人无一不为浓重的乡土早秋气息感到眩目。待缓过神来,深吸一口气,泥土的芬芳沁入四肢百骸,乡情的真气打通任督二脉,千里之外的黄橙红雾霾预警恍若隔世矣。
村人闻鸡起舞,劳作开始。他们将收获的作物放到晒匾里,一一摆放整齐,让每粒粮食都能晒到太阳,放好后不停歇地开始切红薯和糯米条。突如其来的采访、直播、甚至连旅客们摆拍式参与劳作,都不能改变她们动作挥舞的频率。农妇们劳作着,秋来悄然落叶的树枝在门后扇舞出一帧气象萧疏的老干虬枝图来,凄冷的色调瞬间被一院子的热情色彩晕染无踪。篁岭晒秋,是大块张力四射、五彩缤纷的丰收图画,是喜悦,是富庶,是妩媚,是热辣。
可是篁岭也有烟林清旷,只是被晒秋的灼灼耀眼遮掩了光辉,也许本是内敛低奢、不争灿烂,也许是与晒秋商量后,你衬我的绚烂、我衬你的清幽。静下心来看篁岭,六百年的古村,梯状布置,栋栋建在半面山崖上,被赞誉为“江西布达拉宫”。然而,宫殿神圣庄严不食烟火,篁岭却是活色生香,是家一般的暖和。
百余栋老屋、小门民居内夹杂着高门大宅;房屋依山之陡坡而建,层层叠起,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相依无扰,直至山顶。村人以曹氏世居,不杂异姓。山居小村内,有树和堂、慎德堂、五桂厅等近十家大户人家宅院。四水归堂的天井,月亮圆门,精美雕花的雀替,都在淡淡述说着主人对耕读文化的深刻解读。
篁岭曹氏不管为官还是经商,最后归隐时无一例外地选择回到家乡,在篁岭的山水树木、乡情睦邻、晨耕夜读中忘却了前世的商界尔虞,官场委蛇,沉淀下的只有豁达、仁厚、从容、平和。官员们青壮年时期胸怀四方之志,通过科举、铨选离开家乡,宦游他乡为国效力。晚年带着五车学富归来,成为一方乡党的精神领袖,承担着乡间文化的传承和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更以自身的学识历练指引后辈学子成长。
微商们带着阅历跟财富荣归故里,以丰厚的财力为乡邻们完善基础设施,开荒修渠、架桥引水,扶弱济困,为有心无力的寒门稚子铺平求学仕途之路,同时遴选有意愿有才干的青年加入到自己的商业集团中去。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在关爱、友善环境里生息的篁岭人,生产的积极性、创造力被最大化地调动起来,他们把农耕文化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心怀天下、落叶归根之人,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同时,也臻美着他们追求修齐治平的理想。
此刻,一道镂花门扇遮挡了街上的喧嚣。门外柿子已黄,众鸟儿叽喳,微风带进厅堂内阵阵菊香,日影儿透过雕花窗,把饱含缱绻的暖阳筛在了墙上,墙上的名家古画儿一时间沉吟,默默诉说旧日故事。墙外姹紫嫣红的浮世温馨与一室的禅静清逸近在咫尺,却又遥远不扰。徽派中村庄建设必定在村口植树。树木成活并长势茂盛乃村庄兴盛的预兆,宗族祠堂通常都建于大树旁。篁岭村口的树是香樟木,一木成林,樟木味儿飘浮在空气中,令路人口鼻生香。村子有间宗祠与人家稍有距离,村人另建众屋一幢,在天街的中心位置,众屋又有分祠的功能,祠前广场是村里人节庆活动的场地。
距众屋不远有竹虚厅,临街一面整楼的木雕花。深雕、浅雕、镂空雕精致秀美、奢华繁复,却只以竹、梅为题,于富贵处隐含文雅,与徽派艺术中有“极品”之称的黟县卢村木雕楼宛若并蒂花开。
村外是层层梯田,线条明晰,弯曲流畅,自然有序。少女在田间行走如同在绿色波涛中冲浪。似有涛声拍岸,细闻山风在耳。山中有雾气笼遮远山,近处梯田也不甚明晰,却别有仙渺的意蕴;山脚下一洼心形的碧水更有蓝天云朵浮在水面。梯田旁有古木,那树叶儿知深秋,绯红了脸、黄了发。梯田万顷似碧绿毛绒毯一般延伸向远方。梯田与村子遥遥相望,村庄被山峦伸臂环抱,房舍慵懒惬意地依靠在山的怀里。晚秋时的篁岭,宁静却活泼,热烈却清索,盎然却深沉。